时间:2022-11-05 20:42:36 | 浏览:1111
中国一直以来都被称为“基建狂魔”,2020年疫情在湖北爆发时,央视直播的十天之内建成并验收“火神山”医院的视频火遍了外网。将近四万名建设者参与了这项工程,在风雨飘摇的危难关头向人民展示了真正的中国速度!这对于中国而言,只是小菜一碟而已。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断发展,中国已经跃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国家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架桥修路,为人民谋福利。
不论是2018年通车的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还是2020年的占地可达30个足球场的中国天眼,以及总里程达到3.79万公里几乎覆盖全中国的高铁项目,都证实了中国“基建狂魔”的外号名不虚传。
而我们今天要来一起了解的就是另一个中国的世界之最——三峡大坝水利工程。
中国的国土面积辽阔,并且河流众多,所以修建大坝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从古代开始,中国人就深受洪灾旱灾的侵扰,秦昭王时期由李冰父子主持的在四川省开凿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不仅使得深受洪水侵扰的巴蜀之地一跃成为最富庶的天府之国,还为当时的秦国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都江堰至今仍然在使用,还成为了历史文化的旅游景点。
截至今日,我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了超过十万座大坝并投入使用。大坝除了可以防洪灌溉之外,还能够发电。利用水能发电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而且开发新能源还能替代短缺的老能源。
如今我国超过30米的大坝数量已经位于全球第一,美国仅有我们的四分之一不到,在上世纪30年代时名满世界的田纳西大坝,和我国如今修成的三峡大坝比起来不值一提。
不仅数量占到了世界之最,质量要被国家严令要求仔细把关,除了三峡大坝之外,还有新安江大坝、丹江口大坝、丰满大坝等等,都非常有名。
正式进入正题,我们今天的主角——三峡大坝。三峡大坝的背后其实有一段很长的历史,1929年,水利工程师陈湛恩第一次提出了修建三峡水电站的方案。
到1944年,国民政府重金聘请了当时赫赫有名的“田纳西河大坝”的建筑师萨凡奇来对三峡地区进行考察。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于1956年发表的诗歌《水调歌头》中的“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表明了新中国想要建成三峡大坝的想法。因此在同年,我国邀请到了当时苏联著名的地质专家来三峡当地进行考察。
199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建立三峡大坝的决策,1994年三峡大坝开始动工。直到2008年三峡大坝全线修建成功,可以说是经过了几代中国人的励精图治,对于中国人来说,它不仅是一座大坝,更是骄傲!
三峡大坝位于我国的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主要由大坝主体、通航建筑物、水库、发电站等多个部分组成,综合了军事战略情况考虑,最终未选择修成常见的拱形坝,而是修成了更为牢固耗资也更多的混凝土重力坝。
大坝全长约3335米,总投资概算约1509亿人民币,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印钞机”了。
三峡大坝工程享有诸多世界之最,为了修建三峡大坝,开挖的泥土石方可达1.2亿平方米,浇筑用到的混泥土可达2087万平方米。
耗费资金和人力如此巨大的三峡大坝,在修成之后给国家带来了怎样的经济效益呢?它最重要的作用竟然不是挣钱,那么修建它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许多人很好奇,花费一千多亿建成的三峡大坝能带来多少好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世界第一的水利工程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
首先就是发电,三峡大坝拥有自己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位于世界第一。三峡大坝的地理位置位于我国湖北省,是我国内陆的中心地带,所以三峡大坝的建成对于我国另一项工程西电东送也有着巨大作用。
三峡大坝一天的发电总量就可以达到5.4亿千瓦时,累计发电总量已达1.5万亿千瓦时,为全国创造了十万亿多的GDP值,不仅投入建设的资金已经收回,还获得了将近十倍的收益,三峡大坝每一年创造的GDP份额可以占到全国总GDP份额的百分之十,作为一项水利工程,它带来的经济效益之高令人惊叹。
其次就是水道运输,三峡大坝的建成,疏通了长江水道,推动了长江三角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提高通航能力之后,来往的货运船只明显增多,水运传输带来的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并且货运的总重量也增加了,最高的年份已经突破了一亿吨。
众所周知,三峡大坝的建成离不开人民的奉献,建造前的移民数量可达150万人,这之后政府对于移民的安置工作也是不断跟进,为了改善移民生活质量,在移民的当地修路架桥,对于移民的生活还实施贴补,划分全国21个省市对于移民地区进行了对口支援。
自2010年以来,三峡库区移民的经济水平出现了明显提升,国家不仅大力扶持在附近兴建旅游业,还扶持修建柑橘种植产业园等等,给予当地的移民工作机会。迄今为止,库区的贫困人口已经由原来的100万,减少到了30万。
当然,有利就有弊,三峡大坝的建成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也有不好的影响。由于水库的水源大多时间处于静止的状态,流动性较差,当地游客和居民的生活用水排入水库之后无法及时清理,造成水库的水质遭到了污染。
此外因为大坝的拦水作用,导致一些鱼类无法洄游产卵,因此造成了当地水中一些鱼类的灭绝。
是非功过,又怎么能说得清楚呢?但是从客观公正的角度来看,三峡大坝对于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国家为什么会在有些月份放弃这一个月高达10亿多的收益,而选择停止运营发电呢?
前文提到了三峡大坝的发电量创造的经济份额巨大,但是每当到了6-9月降雨密集的洪水易发生的月份,国家都会放弃经济效益,开始让三峡大坝发挥它的核心功能,也是初建它的目的——防洪泄洪。
1998年时我国发生了巨大洪灾,导致数百万人受灾,是人民解放军用生命为民众筑起了堤坝,赢得了生的希望。谁也不想看到当年的那种惨剧再度发生,所以三峡大坝的最核心功能就是防洪泄洪。
三峡大坝正好位于上游到下游的“咽喉”地带,在这里建设大坝的原因,是为了提升水库对于上游的蓄水能力,在降雨密集时期收集上游洪水,保证下游荆江段的水位安全。
针对防洪功能,大坝修建了47个泄洪闸门,泄洪坝的位置在大坝的中部,总长度483米,底部均匀分布有22孔导流底孔弧形门(弧形门表面呈弧形,后部有扇形钢结构衍架,扇形衍架的轴芯安装在混凝土大坝预埋的止推轴承上面),除此之外泄洪坝上还有49台液压启闭机。整个泄洪坝系统由专用的计算机网络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泄洪数值无误。
如此完善的装备,就是为了有效的抗击洪水灾害。三峡大坝的总防洪库容高达221.5亿立方米,将荆州河段的防洪标准从百年一遇提升到了万年一遇的标准。
三峡大坝在遭遇巨大洪水时,不仅可以有效的削弱洪峰数值,还可以精准控制下游河流的水位。就算遭遇万年一遇,洪峰数值达到124300立方米/秒的极端洪水,重力混凝土的三峡大坝也可以保证自身安全无忧。
2008年三峡大坝正式建成过后,已经获得了多次成果,已经完成了40次拦洪错峰、防洪调度的工作,即使在2010年发生的洪峰数值高于1998年特大洪水的情况之下,三峡也保证了下游的安全,使得下游的人民丝毫未感受到洪水的威胁。
我国的飞速发展使得外国感受到了威胁,因此针对我国的超级工程他们一直在媒体上抹黑。在我国国务院发表了《三峡后续计划》系列文件之后,英国的无良媒体立即以我国承认三峡大坝存在弊端作为标题进行了专题报道,其心可诛。
除此之外美国通过卫星谷歌地图的拍摄,多次拍出我国三峡大坝坝体歪斜断裂的图片,并且进行大肆报道宣扬,但是根本原因是他们的卫星成像技术存在问题,所以关于三峡大坝裂开等信息都是谣言。
除了国外的媒体,我国的一些无良媒体也经常发表三峡大坝致使下游干旱、三峡大坝存在巨大地震隐患等标题来引人注目,但是其实都是毫无根据的无稽之谈。每当湖北地区出现涝灾时,就有人站出来质疑三峡大坝防洪能力。
在此,需要向大家科普,虽然自古我们喜欢把洪涝二字放在一起说,但是洪灾和涝灾的本质是有很大区别的,涝灾大部分发生在城市当中,由于城市地面绿化排水设施不够完善造成,和三峡大坝防洪并无关系。
我国政府一直奉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建设各项基础设施时也是坚守以人为本的概念,耗资巨大的三峡大坝根本目的一直都是为了保证人民的安全,使得人民不受洪灾侵扰。
希望大家都可以理解国家的良苦用心,不要被谣言所迷惑,相信国家的一切决策,才是我们该做的事情!
秭归县全貌早在学生时代,唐代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就令我十分向往长江三峡,这次有机会一睹它的壮观,心情非常激动!三峡是什么?三峡是雄浑的立体交响乐,三峡是厚重的历史叙事诗。有人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程久龙 实习记者 谭嘉璇3月28日,三峡旅游(002627)对外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支付现金、定向发行可转债等方式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据介绍,三峡旅游此次筹划收购的资产分别为三峡基地公司持
综述中国一直以来都被称为“基建狂魔”,2020年疫情在湖北爆发时,央视直播的十天之内建成并验收“火神山”医院的视频火遍了外网。将近四万名建设者参与了这项工程,在风雨飘摇的危难关头向人民展示了真正的中国速度!这对于中国而言,只是小菜一碟而已
三峡水电站,作为我国建造成本最大,世界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堪比印钞机。今天闪电哥为大家带来三峡牌“印钞机“停止工作,放弃巨大经济效益究竟为何?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降低三峡电站的水位,大大减慢它的“印钞”速度呢?要回答这个问题
图为三峡大坝有一项超级工程,不仅每天能赚取一个亿的利润,而且还保护了几百万人的生命安全,这样一项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就是中国投资近2000亿修建的三峡大坝,那么,它是如何建成的呢,作为一个效益巨大,甚至堪比印钞机的工程,为何每年都要放弃经济
开头这段时间南方持续高温,使得各地都出现大旱。连中国最大的两个淡水湖 - 鄱阳湖、洞庭湖,水体面积都骤减一半以上,湖底的泥土已经龟裂,都快变成大草原了。既然长江中下游缺水缺得这么严重,上游不是有三峡大坝,为啥还不开闸放水呢?难道三峡只管发电
三峡水库修建完成后,“高峡出平湖”的愿景终于成真。三峡大坝在拦蓄江水的同时又拦截了泥沙,长江中游的输沙率呈现出减少的趋势,不少人表示疑惑:长江中游流失的泥沙去哪儿了?中游输沙量减少的原因,一是和长江上游的绿化工程有关,从源头上减少了水土流失
三峡大坝位于长江上游的湖北省宜昌市,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堪称中国水利界的标杆之作。但从1994年动工开始,以大坝为中心的争论就未曾中断,枢纽的安全性遭到了诸多质疑。特别是从2011年开始,三峡水库首次蓄水至175m,总库容达到了393
大家要持续做好准备,长江流域的干旱在很多地区还在持续之中,并且长江区域的水位也在持续下降,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表现更加严峻。这不,很多人看到长江如此干旱,又在问,三峡大坝在干什么呢?为何还不放水来缓解一下,难道真的是“旱季自保”,不放水吗
“三峡大坝若建成,终将被炸掉”发出这个警告的不是美国人,也不是欧洲人,而是我国著名水利专家黄万里先生,当初建造三峡大坝投反对票及弃权票的人数高达841人,而黄万里教授在病榻上仍然在念叨“三峡一定不能上”。三峡为何不能上,究竟有哪些顾虑?“截
洪灾是古代中国难以避免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为了水利工程绞尽脑汁,但收益甚微,洪灾该来还是会来的。为了彻底解决长江中下游汛期洪水调控问题,1992年,我国决定在湖北夷陵区建设三峡大坝,一劳永逸地解决洪水问题。但是反对声也不绝于耳。三
图为三峡大坝说起如今中国在基建领域内国际知名度最高的成就,三峡大坝是当今无愧的第1名,这个超级工程的建成,让全球都看清了中国的基建能力,也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三峡大坝全面竣工已有15年之久,那么它为中国做出了哪些贡献呢?为
图为三峡大坝船闸众所周知,三峡大坝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它不仅在防洪和发电方面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还沟通了长江上下游的航运,可大家有没有想过,耗资2400亿的三峡大坝储蓄水位高达185米,长江中的船是如何通过的?看
图为三峡工程2009年,一则从湖北传来的消息让许多国人都兴奋了起来,在这里,中国修成了基建领域内排名世界第一的三峡大坝,但让人难以预料的是,这一消息竟在西方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美国人都纷纷表示不敢相信,甚至一些激进的美国网友在算了笔账以后,
长江三峡大坝东起湖北宜昌的南津关,西至重庆奉节的白帝城全长达到了193公里,共由巫峡、西陵峡、瞿塘峡三峡组成,故而得名三峡。三峡峡顾名思义便是峡谷,一般来说峡谷下有水流冲刷都会变得极其陡峭、狭长,三峡地区也不例外,并且正是由于它的陡峭、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