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5 20:45:21 | 浏览:1699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百年逐梦今朝圆——三峡工程见证国家发展
新华社武汉4月30日电 题:百年逐梦今朝圆——三峡工程见证国家发展
新华社记者李思远
治国先治水。
矗立在西陵峡谷的长江三峡工程,犹如一座历史的丰碑,铭刻着中国人近百年来治理开发保护长江的梦想,见证着中华民族日益走向繁荣强盛。
百年风雨筑坝终成
2020年11月1日,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中国人苦苦追寻的三峡工程之梦终于实现。此时,距孙中山先生1919年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首次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构想已经超过百年。
根治长江水患、开发三峡的梦想,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难以企及。
在1931年和1935年两次组织对三峡工程的论证流产后,1944年,美国坝工专家萨凡奇受邀来华完成了轰动世界的“萨凡奇计划”——《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这个比较具体的三峡工程计划却因内战爆发被搁置。
新中国成立后,三峡工程这个国家之梦又一次被捧于手中。
修建陆水水库试验坝“练兵”,上马葛洲坝工程“预演”……在党中央决策领导下,针对三峡工程采取的准备工作顺利进行。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三峡工程的世纪之梦进入新的阶段。
1986年至1989年,国务院组织412位专家,对三峡工程全面论证。大多数专家认为,建设三峡工程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三峡工程议案获得通过。
圆梦的号角自此吹响。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1997年11月8日,大江截流成功;
2003年,三峡工程如期实现蓄水135米、船闸试通航、首批机组发电的三大目标;
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达到海拔185米高程;
2008年,三峡工程开始175米试验性蓄水;
2010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成功蓄水至175米;
2016年9月18日,三峡水利枢纽升船机进入三峡试通航阶段……
一个又一个进展,挑动人们的神经,也聚焦着世界的目光。
最终,通过全国数以万计的三峡建设者艰苦奋斗和科技攻关,除部分机组和少数施工设备从国外引进外,三峡工程最终靠我国自己建成。
效益巨大实现跨越
三峡工程的建成运行,彻底改写了苦难的长江治水历史。
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介绍,三峡工程的建成运用,直接改变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形势,最为险要的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十到二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遇千年一遇或类似1870年特大洪水时,可在分蓄洪区的配合运用下保证荆江河段行洪安全,避免南北两岸干堤溃决发生毁灭性灾害。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荆江分洪区处于准备运用状态近一个月时间,33万群众大转移。”湖北省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副局长徐星华对当时的景象刻骨铭心,“而2020年汛期,长江流域发生5次洪峰流量超过5万立方米每秒的编号洪水,最大洪峰流量达到7.5万立方米每秒,超过了1998年,通过三峡调控,荆江河段几无险情。”
“通过建设三峡工程,长江形成了以三峡工程为骨干、效益巨大的防洪体系。”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陈桂亚说,目前,通过科学调度,三峡工程的防洪调控范围已从当初设计的荆江河段向下游拓展,对城陵矶及武汉河段也发挥了巨大的防洪作用。
截至2020年底,三峡工程累计拦洪运用61次,拦蓄超5万立方米每秒的洪峰19次,总蓄洪量1841亿立方米。中国工程院试验性蓄水评估报告测算,三峡工程多年平均防洪效益达88亿元。
三峡工程还促使中国水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长达27年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全国科研人员科技攻关和科学试验,共创造了112项世界之最,拥有934项发明专利,使我国在枢纽工程建设、巨型水轮发电机组国产化、工程运行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管理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
“水轮发电机组是水电工程的‘心脏’,然而,在三峡工程建设之初,国内厂家尚不具备制造32万千瓦以上机组的能力。依托三峡工程,中国水电走出一条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功之路。目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机组已在金沙江梯级电站投入实践。”三峡集团流域管理中心首席专业师胡兴娥说。
“三峡工程极大提高了我国水利水电技术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钮新强说,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使我国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跃升为世界水电强国。
生态成为最亮底色
从设计论证阶段以来,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一直就是社会各方关注的重点。随着长江大保护逐步深入,三峡工程这座国之重器积极发挥它在清洁能源、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正在成为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引擎”和“生态屏障”。
2020年12月31日24时许,三峡大坝左岸电厂传来一阵欢呼:在确保三峡工程充分发挥防洪、航运、水资源利用等巨大综合效益前提下,三峡电站全年累计生产1118亿千瓦时绿色电能,创世界单座水电站年发电量新纪录。
“1118亿千瓦时电能,可替代标准煤约343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9402万吨,可支撑约1.5万亿元的GDP。通过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三峡工程正持续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三峡电厂厂长陈辉介绍。
为创造适宜长江鱼类繁殖所需的水环境,自2011年以来,三峡工程还连续开展生态调度试验,通过科学调度创造适合鱼类繁殖所需的洪水过程。监测结果显示,2011至2020年宜都断面平均产卵量19.6亿颗,产卵规模从2011年不足1亿颗,提高到2020年50亿颗。
“三峡工程一直坚持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同步。”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总工程师姜伟说,我们已经掌握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等物种保护核心技术,建立了覆盖亲鱼培育、苗种培育、洄游监测等全周期的保护体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三峡集团董事长雷鸣山说,从长江三峡走出的三峡集团将继续聚焦长江,在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发挥基础保障作用,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十四五”期间,计划把集团约1万亿投资规模的70%部署在长江沿线,将长江打造成为国内最大沿江生态走廊和全球最大沿江清洁能源走廊。
来源: 新华网
央广网北京3月19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2021-03-19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早在1919年,开发三峡、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百年逐梦今朝圆——三峡工程见证国家发展新华社武汉4月30日电 题:百年逐梦今朝圆——三峡工程见证国家发展新华社记者李思远治国先治水。矗立在西陵峡谷的长江三峡工程,犹如一座历史的丰碑,铭刻着中国人近百年来治理开发保护长
央广网北京11月6日消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联合全国广播电台共同推出特别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本期推出:长江三峡工程导流明渠合龙。2002年11月6日上午,长江三峡工程导流明渠顺利合龙,为水库初期蓄水、永久船闸通航和首批机组发电
国之重器 民之三峡国之重器,民之三峡。世纪工程,百年梦圆。经过几代人的艰辛探索与不懈奋斗,三峡工程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建设,2020年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至此,三峡工程伟大建设历程画上圆满句号。在绚烂的长江三峡文明史中,三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图为长江三峡风光。“这次荆楚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峡工程,这个工程建设很有远见,对于大陆未来实现‘双碳’目标,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台湾东森新媒体ETtoday记者任以芳说,亲眼目睹万吨级货轮走“水楼梯”,领略三峡
三峡大坝在2021年汛期拦洪削峰。(资料图) 聂爽 摄三峡大坝在2021年汛期拦洪削峰。(资料图) 聂爽 摄中新网武汉1月10日电 据三峡集团通报,2021年是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后的第一年,工程全年运行情况良好,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
雨后的三峡大坝和库区美景。聂爽摄/光明图片白鹤滩水电站首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转子吊装。三峡集团供图早春三月,草木蔓发,江水澄碧。气势磅礴的大坝横亘长江,垂直起降的升船机上下接驳,启闭有序的五级船闸迎来送往,嵌入坝体的发电机组轰鸣不已……穿
◎ 科技日报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秦建彬4月20日,一艘满载货物的集装箱运输船驶过三峡大坝下游乐天溪水域。三峡北线船闸自3月16日启动计划性停航检修,历时35天,圆满完成检修任务,按时恢复通航。三峡大坝鸟瞰。聂爽/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长
(中共百年华诞)三峡工程:长江安澜处的绿色引擎中新社宜昌4月18日电 题:三峡工程:长江安澜处的绿色引擎中新社记者 郭晓莹“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从1918年孙中山先生提出开发三峡的设想,到2020年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
时间逝去了一个多花甲,历史洗刷了不少尘埃。然而,却带不走人们对长江“三峡工程”的时常回眸,也带不走人们对“长江水利委员会”及首任主任林一山沧桑岁月的深深眷恋,更带不走人们对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三峡工程呕心沥血的永久记忆。0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峡工程时指出“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并给予“一个标志,三个典范”的高度评价。三峡工程为什么被称为“大国重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综合效益怎么样?在构建新发展格
大家好,我是小妮,喜欢的朋友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长江三峡游轮攻略!最近有粉丝给我留言,问长江三峡指的是哪三峡,分别在哪里,有多长?其实很多人都听过长江三峡,但却不知道长江三峡的详细情况,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何为长江三峡。长江三峡
三峡之巅风景区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地处长江三峡之首瞿塘峡,因杜甫“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的诗句而得名。上游新闻记者来到了位于夔门北岸赤甲山峰的三峡之巅观景台,这里海拔1388米,是长江三峡的至高点。三
通常意义上的“三峡”,一般指的是“长江三峡”,自西向东分别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一、瞿塘峡,又叫“夔峡”,是长江自西向东进入三峡的第一个峡谷,全长8公里,以险峻著称。长江自重庆奉节县白帝山向东进入峡谷,左右两岸如同两扇巨门,将长江牢牢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唐朝诗人李白的这首诗,用寥寥二十余字,勾勒出三峡的壮美风景。而诗中描述的白帝城,正位于三峡库区腹心的重庆奉节县。奉节县地处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城镇群。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赋予了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