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5 21:05:01 | 浏览:18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为长江三峡风光。
“这次荆楚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峡工程,这个工程建设很有远见,对于大陆未来实现‘双碳’目标,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台湾东森新媒体ETtoday记者任以芳说,亲眼目睹万吨级货轮走“水楼梯”,领略三峡大坝的磅礴气势,了解工程背后百万移民的壮举,都让她大为震撼。
“海峡两岸媒体荆楚行”活动近日在湖北省宜昌市举办,近20名两岸媒体人在一周时间内,围绕长江大保护、自然人文、乡村振兴等主题进行采访报道。
三峡美 江水清
兴建三峡工程、治理长江水患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早在1919年,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开发三峡的宏伟设想。新中国成立后,建设三峡工程逐渐从梦想变为现实。“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三峡工程是治理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也是世界上承担综合功能任务最多的水利水电工程,通过科学调度,可以发挥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配置、节能减排与生态环保等综合效益。
三峡大坝上下游水位落差高达113米,往来的大小货轮要翻越40层楼房的高度。为了方便船只通航,三峡集团让“大船爬楼梯,小船坐电梯”。“楼梯”是双线五级船闸,“电梯”是升船机。船舶过闸利用“水涨船高”的连通器原理,如同走楼梯一样,依次通过5级闸室。打造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连续级数最多、水位落差最大、技术最复杂的内河船闸,施工人员削平了18座山头,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小时候听说过三峡工程,但只有粗浅的了解,来到这里,发现它比想象中更雄伟。”台湾《联合报》记者陈政录说。两岸媒体记者纷纷感慨,能近距离观察货轮走“水楼梯”过船闸,从海拔高度185米的坝顶俯瞰三峡大坝,真是不虚此行。夜游长江,当游轮通过“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的船闸时,记者们更亲身体验了浮水升腾的快感,也着实走了一回“水楼梯”。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清江是长江支流,在寻访巴楚文化途中,记者们连声赞叹其风景秀丽。然而,长江流域并非始终美丽如斯。曾经,由于环境遭受破坏,长江生态健康的“晴雨表”、有着“微笑天使”之称的长江江豚,也一度陷入濒危状态。
2021年元旦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禁渔第一年,江豚就屡屡在湖北的江河中现身。“大陆近些年很重视生态环保,长江大保护令人感佩,可以想象十年后的长江,会更加美好。”任以芳说。
同宗情 一家亲
根据《中华屈氏宗谱》记载,屈氏从宜昌市秭归县走向全国。当地的万古寺村是屈氏后裔聚居地,其村名的由来,正为纪念屈原精神万古流芳。全村居住着屈氏后裔1300多人,他们都敬奉先祖屈原,家家供奉屈原铜像,人人会背诵屈原文章,这里有“中华屈氏第一村”的美誉。
在台湾彰化县宝部里,有个屈家村,村里住着200多名屈姓子孙。2010年,岛内屈氏后裔赴秭归寻亲,两岸屈氏从此结下不解之缘。宜昌市台办主任李杰说,同姓聚族而居是中国人宗族观念的体现,寻根问祖、追根溯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万古寺村委会主任屈家明向记者们展示屈氏族谱,“我们也手抄了一份,送给身在台湾的屈氏宗亲。”多年间,两岸屈氏后人交往不断。疫情前每逢端午,他们都会聚集长江边祭屈原、吟诗作、观龙舟,并一同挂艾草、包粽子、扎香袋,畅叙亲情。2012年,一尊由秭归县相赠的屈原铜像,在屈家村“安家”,台湾屈氏后裔对先祖的追慕之意,从此有了寄托。两岸同根同源的血脉深情,也有了新的见证。
屈原故里文化园毗邻三峡大坝,在橘林掩映下愈显肃穆清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在《离骚》中以大量的香草意象自喻品格高洁。鼓乐声中,两岸媒体记者敬献兰草,共同祭拜屈原。
“台湾在端午节时也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习俗,以前只在书本上读到屈原,第一次来到屈原文化的发源地,感觉历史课本里的内容就呈现在眼前,对屈原的爱国情怀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台湾TVBS电视台记者陈相如说。
生态好 产业兴
许家冲村位于三峡工程左岸,被誉为“坝头库首第一村”,属三峡移民搬迁村。为顺应移民江边生活传统,许家冲村引入山泉水,修建了几座公共便民洗衣池。村民们选用无磷洗衣粉,主动进行垃圾分类,自觉守护着绿水青山。
洗衣池旁,记者们偶遇前来用棒槌洗衣的村民。有台媒记者笑言,“想起了小时候外婆用棒槌洗衣服”。同样让台湾记者感到亲切的,还有村民制作的文创产品。“这用的是台湾产的客家花布!”《台湾人民报》社长巫月桦在“三峡·艾”工厂惊喜地说。
谢蓉是许家冲村产业致富带头人,她创立了“三峡·艾”特色品牌,旨在将峡江绣艺“牵花绣”发扬光大。“2014年,我们得到上海公益组织的帮助,有台湾老师来培训教学,还推荐了台湾产的客家花布。”谢蓉向记者们展示了一款中华鲟造型的刺绣工艺品,“这款产品设计独特,很受市场欢迎,也有幸成为两岸文化融合的见证。”
在三峡台商工业园,两岸媒体记者围着兴勤(宜昌)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隋中华,听他分享台企在宜昌利用稳定的绿色能源、扎根发展并转型升级的故事。围绕长江江豚文创IP “豚宝”,记者们也就两岸文创产业的发展与交流,向台湾青年宜昌创业就业交流培训基地负责人陈彦问个不停。
湖北广播电视台记者胡文超在宜昌生活了十几年,在此行途中热切地向两岸媒体记者介绍当地情况。“咱们参访的很多地方,我都很熟悉。没想到台媒记者的采访那么细致,好多角度都是我之前没想到的。”胡文超赞许道。
“台青看宜昌,一见即倾心。”《台湾人民报》武汉特派记者刘世鑫与湖北当地媒体互动,以短视频形式即时分享各处采访点的鲜活体验。“我会继续将真实多元的湖北,展现给海峡两岸的民众。”刘世鑫说。
国之重器 民之三峡国之重器,民之三峡。世纪工程,百年梦圆。经过几代人的艰辛探索与不懈奋斗,三峡工程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建设,2020年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至此,三峡工程伟大建设历程画上圆满句号。在绚烂的长江三峡文明史中,三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图为长江三峡风光。“这次荆楚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峡工程,这个工程建设很有远见,对于大陆未来实现‘双碳’目标,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台湾东森新媒体ETtoday记者任以芳说,亲眼目睹万吨级货轮走“水楼梯”,领略三峡
三峡大坝在2021年汛期拦洪削峰。(资料图) 聂爽 摄三峡大坝在2021年汛期拦洪削峰。(资料图) 聂爽 摄中新网武汉1月10日电 据三峡集团通报,2021年是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后的第一年,工程全年运行情况良好,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
央广网北京11月6日消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联合全国广播电台共同推出特别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本期推出:长江三峡工程导流明渠合龙。2002年11月6日上午,长江三峡工程导流明渠顺利合龙,为水库初期蓄水、永久船闸通航和首批机组发电
雨后的三峡大坝和库区美景。聂爽摄/光明图片白鹤滩水电站首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转子吊装。三峡集团供图早春三月,草木蔓发,江水澄碧。气势磅礴的大坝横亘长江,垂直起降的升船机上下接驳,启闭有序的五级船闸迎来送往,嵌入坝体的发电机组轰鸣不已……穿
◎ 科技日报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秦建彬4月20日,一艘满载货物的集装箱运输船驶过三峡大坝下游乐天溪水域。三峡北线船闸自3月16日启动计划性停航检修,历时35天,圆满完成检修任务,按时恢复通航。三峡大坝鸟瞰。聂爽/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长
(中共百年华诞)三峡工程:长江安澜处的绿色引擎中新社宜昌4月18日电 题:三峡工程:长江安澜处的绿色引擎中新社记者 郭晓莹“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从1918年孙中山先生提出开发三峡的设想,到2020年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百年逐梦今朝圆——三峡工程见证国家发展新华社武汉4月30日电 题:百年逐梦今朝圆——三峡工程见证国家发展新华社记者李思远治国先治水。矗立在西陵峡谷的长江三峡工程,犹如一座历史的丰碑,铭刻着中国人近百年来治理开发保护长
时间逝去了一个多花甲,历史洗刷了不少尘埃。然而,却带不走人们对长江“三峡工程”的时常回眸,也带不走人们对“长江水利委员会”及首任主任林一山沧桑岁月的深深眷恋,更带不走人们对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三峡工程呕心沥血的永久记忆。0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峡工程时指出“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并给予“一个标志,三个典范”的高度评价。三峡工程为什么被称为“大国重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综合效益怎么样?在构建新发展格
央广网北京3月19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2021-03-19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早在1919年,开发三峡、
大家好,我是小妮,喜欢的朋友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长江三峡游轮攻略!最近有粉丝给我留言,问长江三峡指的是哪三峡,分别在哪里,有多长?其实很多人都听过长江三峡,但却不知道长江三峡的详细情况,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何为长江三峡。长江三峡
三峡之巅风景区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地处长江三峡之首瞿塘峡,因杜甫“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的诗句而得名。上游新闻记者来到了位于夔门北岸赤甲山峰的三峡之巅观景台,这里海拔1388米,是长江三峡的至高点。三
通常意义上的“三峡”,一般指的是“长江三峡”,自西向东分别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一、瞿塘峡,又叫“夔峡”,是长江自西向东进入三峡的第一个峡谷,全长8公里,以险峻著称。长江自重庆奉节县白帝山向东进入峡谷,左右两岸如同两扇巨门,将长江牢牢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唐朝诗人李白的这首诗,用寥寥二十余字,勾勒出三峡的壮美风景。而诗中描述的白帝城,正位于三峡库区腹心的重庆奉节县。奉节县地处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城镇群。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赋予了奉节